船舶配件物联网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510-88602202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动态
拧紧船舶排污的“阀门”
 [打印]添加时间:2021-01-09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54
   水污染防治,都说“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鲜为人知的是,穿行于江河湖面之上的船舶,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
 
  1月7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拧紧水运业向江河排污的“阀门”,我市持续发力,目前全市178艘船舶已全部加装污防设备,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第三方,免费收集转运船舶、港口、码头的污水、垃圾。
 
  加装污防设备“一个也不能少”
 
  1月7日下午,株洲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对在湘江株洲段靠岸的部分船舶进行污防设备安装及运行情况进行抽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登船检查发现,受检船舶污防设施安装到位、运转正常。
 
  据了解,船舶上的污防设施,主要用于机舱油水分离以及船上生活污水的处置。
 
  “以前,船上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出去,现在经过设备处理后,都是按环保要求达标排放了。”船主李清介绍,船上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外排,但发动机舱里的含油废水,经环保设施处置之后,仍要在船上暂存,交由专门的收运公司收集处置。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至2019年,我市累计完成157艘客船和货运船舶的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工作,超额提前完成省下达任务;2020年上半年,又对全市13艘趸船、11艘挖砂船全部加装生活污水储存柜,全市178艘船舶全部加装污防设施设备。
 
  免费收集转运打通上岸“最后一公里”
 
  污染不入江河,关键还在于收集转运上岸。
 
  2016年,市交通运输局率先在全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将湘江株洲段88公里辖区范围内的所有运输船舶油污水及生活垃圾免费回收上岸处理,将以往“船—岸”的垃圾接收方式,变为“船—船—岸”的接收模式。
 
  不仅在“船”上做功夫,还将精力着重花在“岸”上,在湘江干流设置三门、栗雨2处垃圾收集站点。此外,考虑到南四县(市)水库旅游船舶众多,还在京水湖水库、官庄水库、酒仙湖水库、洮水水库各建1处船舶垃圾收集站点,6个收集点基本实现通航水域防污码头全覆盖,有力提升了垃圾处置能力。
 
  目前,我市已共计接收船舶29230艘次,回收垃圾约296吨,生活污水约156立方米。实现了营运船舶污染物不下水的目标,有效保障了湘江株洲段饮用水安全。